慢阻肺檢測系統(tǒng)主要通過肺功能檢查、胸部影像學檢查、血氣分析等方式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進行檢測,以下是這些檢查的原理:
1、肺功能檢查
原理:通過讓患者用力呼氣和吸氣,檢測儀器測量肺通氣功能的各項指標,如用力肺活量(FVC)、第 1 秒用力呼氣容積(FEV?)、FEV?/FVC 等。慢阻肺患者存在持續(xù)的氣流受限,表現(xiàn)為 FEV?/FVC 低于正常參考值下限,且 FEV?占預計值百分比常小于 80%。此外,還可通過肺量計測量殘氣量(RV)、肺總量(TLC)等指標,慢阻肺患者常出現(xiàn) RV、TLC 增加,提示肺過度充氣。
2、胸部影像學檢查
胸部 X 線:原理是利用 X 射線對胸部進行投照,不同密度的組織對 X 射線吸收程度不同,從而在膠片或電子探測器上形成黑白程度不同的影像。慢阻肺患者胸部 X 線可顯示肺紋理增粗、紊亂,肺氣腫時可見肺透亮度增加,膈肌低平,胸廓前后徑增大等表現(xiàn),但這些表現(xiàn)特異性不強,主要用于排除其他肺部疾病。
胸部 CT:CT 是通過使用 X 射線束對人體進行斷層掃描,然后由探測器接收穿過人體的 X 射線信號,經(jīng)計算機處理重建出胸部的橫斷面圖像。高分辨率 CT(HRCT)對慢阻肺的診斷和病情評估更有價值,能清晰顯示肺部的細微結構,如肺氣腫的分布、程度,以及支氣管壁的增厚、管腔狹窄等情況,有助于早期診斷和與其他肺部疾病的鑒別診斷。
3、血氣分析
原理:通過采集動脈血,檢測血液中的氧氣分壓(PaO?)、二氧化碳分壓(PaCO?)、酸堿度(pH)等指標。慢阻肺患者隨著病情進展,可出現(xiàn)通氣功能障礙,導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當 PaO?低于 60mmHg,伴或不伴 PaCO?高于 50mmHg 時,提示存在呼吸衰竭,對判斷病情嚴重程度和指導治療有重要意義。
此外,還有一些其他檢查,如誘導痰檢查,通過誘導患者咳痰,分析痰液中的細胞成分、炎癥介質等,有助于了解氣道炎癥情況;血常規(guī)檢查可了解患者是否存在感染、貧血等,對病情綜合評估有一定幫助。這些檢查方法相互補充,為慢阻肺的診斷、病情評估和治療方案制定提供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