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的檢測項目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1、肺功能檢查
通氣功能檢查:是診斷慢阻肺的金標準。通過讓患者用力吸氣后再用力呼氣,測定其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FEV)、用力肺活量(FVC)以及 FEV/FVC 等指標。若 FEV/FVC<70%,可考慮為存在持續氣流受限,這是慢阻肺的主要特征。
支氣管舒張試驗:對于 FEV/FVC<70% 的患者,進一步進行支氣管舒張試驗,以明確氣流受限是否具有可逆性。讓患者吸入支氣管舒張劑后,再次測定肺功能。若 FEV較用藥前增加≥12% 且絕對值增加≥200ml,則判斷為支氣管舒張試驗陽性,提示氣流受限有一定可逆性,有助于與其他具有氣流受限的疾病如哮喘相鑒別。
2、胸部影像學檢查
胸部 X 線:可以幫助排除其他肺部疾病,如肺炎、肺結核、肺癌等,同時也能觀察到慢阻肺的一些間接征象,如肺紋理增多、紊亂,肺氣腫表現等,但不能僅憑胸部 X 線確診慢阻肺。
胸部 CT:高分辨率 CT能更清晰地顯示肺部的細微結構,對于評估肺氣腫的類型、分布及嚴重程度有重要價值,還可發現一些早期的肺間質病變等其他合并癥,對慢阻肺的診斷、鑒別診斷及病情評估有重要意義。
3、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慢阻肺患者在急性加重期可能會出現白細胞計數升高、中性粒細胞比例增加等炎癥反應表現;長期缺氧者可出現紅細胞計數和血紅蛋白升高。
血氣分析:用于評估患者是否存在呼吸衰竭及酸堿平衡紊亂。慢阻肺患者隨著病情進展,可能會出現低氧血癥和二氧化碳潴留,表現為動脈血氧分壓(PaO)降低、二氧化碳分壓(PaCO)升高。通過血氣分析結果,可判斷患者呼吸衰竭的類型(如 Ⅰ 型呼吸衰竭:PaO<60mmHg,PaCO正常或降低;Ⅱ 型呼吸衰竭:PaO<60mmHg 且 PaCO>50mmHg),為治療提供依據。
4、其他檢查
痰涂片及痰培養:對于有咳嗽、咳痰癥狀的患者,進行痰涂片和痰培養檢查,有助于明確是否存在呼吸道感染以及感染的病原菌類型,以便針對性地選擇抗生素治療。
心電圖:慢阻肺患者可出現一些心電圖改變,如肺型 P 波、電軸右偏、右心室肥厚等,有助于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心臟受累情況,特別是是否合并肺心病。
6 分鐘步行試驗:通過測量患者在 6 分鐘內步行的距離,來評估患者的運動耐力和心肺功能。該試驗簡單易行,能反映患者的日常活動能力和病情嚴重程度,對于制定康復治療方案和評估治療效果有一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