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慢病隨訪設備是否需要進行維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設備性能方面
測量結果不準確:當設備測量出的數據與實際情況偏差較大,或與其他經過校準的同類設備測量結果相差明顯時,如電子血壓計測量的血壓值與醫院專業設備測量值相差超過正常誤差范圍,血糖儀測量的血糖值與靜脈血糖檢測結果差異過大,就可能需要對設備進行維護和校準。
測量重復性差:多次測量同一對象,結果波動較大且無合理原因,即設備的重復性不好。例如,使用體重秤多次測量同一人的體重,每次結果都有較大差異,這可能意味著設備的傳感器或其他部件出現問題,需要維護。
設備運行緩慢或卡頓:對于一些具有智能功能或數據處理能力的設備,如智能健康監測手環、便攜式心電監測儀等,如果在操作過程中出現運行緩慢、卡頓甚至死機的現象,可能是設備的軟件出現故障或硬件性能下降,需要進行維護,如更新軟件、清理緩存或檢查硬件連接等。
2、設備外觀與部件方面
外觀損壞:檢查設備外殼是否有裂縫、破損、變形等情況,如血糖儀的外殼摔裂,可能會導致內部元件暴露或受外界環境影響,進而影響測量準確性,需要及時維修或更換外殼。
部件老化或損壞:查看設備的按鍵、顯示屏、連接線、傳感器等部件是否有老化、磨損、松動或損壞的跡象。比如,血壓計的袖帶出現磨損、漏氣,血糖儀的按鍵不靈敏,心電圖機的電極片接觸不良等,這些都會影響設備的正常使用,需要進行相應的維護或更換部件。
電池問題:如果設備使用電池供電,當電池續航能力明顯下降,充電后使用時間大幅縮短,或者出現電池無法正常充電、充電后很快耗盡等情況,可能需要檢查電池是否老化,考慮更換電池或對充電電路進行檢修。
3、使用時間與頻率方面
達到建議維護周期:設備制造商通常會在說明書中給出建議的維護周期,如電子血壓計一般建議每年校準和維護一次,血糖儀在使用一定次數或時間后也需要進行校準和檢查。當設備使用時間達到或接近建議的維護周期時,即使沒有出現明顯的故障,也應考慮進行維護,以確保設備性能的穩定和準確。
高頻率使用:如果設備使用頻繁,其各部件的磨損和老化速度會加快,即使使用時間未達到建議的維護周期,也可能需要提前進行維護。例如,在大型慢病管理中心,一臺血糖儀每天被使用數十次,相比普通家庭使用頻率高很多,就需要更密切地關注設備狀態,根據實際情況縮短維護周期。
4、軟件與系統方面
軟件更新提示:對于具有智能操作系統或可連接手機應用程序的慢病隨訪設備,當有軟件更新提示時,應及時更新。有時軟件更新不僅能修復已知的漏洞和錯誤,還能優化設備性能,提升測量準確性和功能穩定性。如果設備長時間不更新軟件,可能會出現與其他設備或系統不兼容的問題,影響正常使用。
系統故障或異常:設備的操作系統或內置軟件出現故障,如頻繁報錯、自動重啟、數據無法正常存儲或傳輸等,這表明軟件系統可能存在問題,需要進行維護,如恢復出廠設置、重新安裝軟件或聯系廠家獲取技術支持。
此外,若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異常聲音、氣味,或者在存放過程中經歷了可能影響其性能的事件,如受潮、受震等,即使設備看起來能正常工作,也建議進行檢查和維護,以排除潛在的隱患。